作者/整理:admin 2017-11-03
展览前言
文 / 董洪龙
从《界现1》的六人呈现到《界现2》的三人呈现是一种缺失也是一种剥离,毕竟《界现》作为一个艺术小组需要的是“同志”。
从《界现2》梁伟员、张洋、郑忠和形成艺术“铁三角”到目前的《界现5》达到“艺术DNA”的三螺旋结构,不论是三人的情感还是艺术的创作都是一个“质”的飞跃。
梁伟员、张洋、郑忠和三人同出川美国画系,从最初的《界现1》对新水墨探究到现在的各种媒材的作品表现均立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都在尽力做出浓厚东方气质的当代作品。
《迷漫》,2015年
布面丙烯,150cmX100cm
《遗忘》,2013年
布面丙烯,100cmX150cm
梁伟员的作品侧重于书写,较与言语,书写更具魅力与韵味,但书写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时的意境与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梁伟员作为一个经济上贫穷精神上富裕的艺术家,在独善其身的同时又“不安分”的想着“兼济天下”,这种普世价值观最终以古梵文佛经样式的书写呈现在其作品之上。也许,这就是作为一个重庆人的他的“耿直”。
《无边有界》,2013年
纸本水墨,48cm×45cm
《酸》,2013年
纸本水墨,48cm×45cm
张洋的作品,在水墨运用上“枯荣结合”,“枯”中有“荣”,“荣”中有“枯”,嫣然一部生命交响曲。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更多人得到的是“鱼”,而张洋追求的却是“渔”。探求书画的本源及规则,从本源上打破书画其形现其神。张洋出生于新疆,在戈壁滩上长大,地理环境造就了张洋的“空灵”也成就了其作品的“空灵”。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红云》,2014年
布面油画,100cmX80cm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南出生的郑忠和,“包容”是其最大特质。“上善若水”,对于“水”的包容万物、孕育生命、净化生灵,郑忠和有着深刻的理解。“水”汽化凝结便有了“雨”,于是在郑忠和的作品中,“雨”便成了主要元素。
《狂者》,2014年
布面油画,55cmX45cm
《界现》系列展览旨在呈现出艺术小组的每个艺术家在一段时间内的艺术探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梁伟员、张洋、郑忠和三人亦师亦友,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三人相互“为师”,共同成长。三“人”成“众”,三“口”为“品”,一人在前“提灯”,二人“借光前行”。
2017/10/12于小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