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开学季必看:《文朝荣》为时代楷模立传

作者/整理:admin 2018-10-18

《文朝荣》是一部有价值的电影。特别是在进入扶贫攻坚阶段的当下,文朝荣这个人物和他身体力行的这种精神,更凸显出重大价值。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文朝荣精神不仅仅脱贫攻坚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人都需要。《文朝荣》为文朝荣这个“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立传,对文朝荣精神进行艺术的礼赞,体现了创作者的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

电影《文朝荣》面对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个挑战,是能否把好题材创造性地转化为好作品。对艺术创作来说,题材确实非常重要。好的题材,确实出过好的作品,但好的题材也出过质量平庸甚至艺术水准较差的作品。这已经为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所证明。文朝荣带领乡亲们三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的故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具有重大价值的好题材,但能不能把好题材创造性地转化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很难讲了。第二个挑战,是能否在以真实人物为基础的艺术创造方面求得艺术真实。根据真实人物特别是英模人物改编的电影或者别的艺术作品,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人们在看新闻报道时特别受感动,但在看完根据人物事迹改编的电影或其他艺术作品时,往往觉得假,不真实,甚至有排斥心理。第三个挑战,能否在同类创作中取得突破。从同类题材的创作来说,时间较早的有《焦裕禄》《杨善洲》;去年有引起广泛关注、艺术质量上乘的电影《十八洞村》,特别是电视剧《不忘初心》里面,大量的篇幅就是写甘祖昌将军回乡当农民后将植树造林当作脱贫的突破口的故事。电影《文朝荣》能不能在叙事策略、影像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拍出自己的特色,艺术地呈现一个风格独具、形象饱满、可亲可信的文朝荣?

要应对好上面这三个挑战,应该说很有难度。看完电影之后,可以体察到《文朝荣》在以上三个方面做出了真诚而可贵的探索,在创作上想了很多办法,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一是开掘“文朝荣精神”的当代性、时代性。文朝荣矢志不渝地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摆脱贫困,被誉为“当代愚公”。“当代愚公”这个概念很重要。如何给“愚公精神”注入鲜活而深刻的当代性?也就是说,如何理解文朝荣精神的时代性?没有当代性、时代性,缺乏时代精神,文朝荣的形象就会假、就会小、就会隔。其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量。天人合一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全球性的共同话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起作用的是生态文明观。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重大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电影《文朝荣》通过海雀村的巨大变迁,既凸显了滥砍滥伐、破坏生态文明带来的恶果,更展现了植树造林、维护生态文明带来的福音。影片开头,通过几个被砍伐的树桩的特写和文朝荣的讲述,非常写意地、同时又是非常清晰地讲述了破坏环境的灾难性后果。影片后半段,通过联合国专家组的视线,呈现出绿树漫山、生态修复后的大美海雀,让人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的科学性。其二,是从共产党员的初心来考量。文朝荣是一个村支书,是一个共产党员,在他逝世后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这样崇高的荣誉。电影《文朝荣》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讲述文朝荣的故事。文朝荣在面对新华社记者的责问时,最开始虽然难受,但也还能忍受。记者问,海雀村这么困难,你是不是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都什么时代了,村里人过的是什么生活!你这是失职!简直是犯罪!记者的这一系列犀利的追问,文朝荣都没为自己辩解,但当记者说“你不配当这个村支书,甚至不配共产党员这个称呼”时,文朝荣则非常激动地回答:“你可以说我失职,可以说我无能,但不应该怀疑我的党性!”这场戏充分表明,文朝荣这个“当代愚公”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那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党员,为了带领乡亲们在被认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活下去,并且要更好地活下去。文朝荣确实是不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这样崇高的称号的,确实是不改共产党员本色,确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朝荣才能做到,村里凡是有困难,他首先想到的是奉献自己的一切。比如,二月要还钱,他到处去借,结果太累从坡上摔下来;孩子种树晕倒,他把给为女儿生孩子攒下来的一大篮子鸡蛋煮了给大伙儿吃;老师走了,他请怀孕七个月的女儿去代课,结果房顶被大雨浇烂砸下来,差点儿出大事;为了修复教室屋顶,他又要卖自家的牛,家人不同意,他甚至准备去卖血;等等事例,都生动刻画了文朝荣这个村支书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初心。“我家海雀村”这个文朝荣的口头禅,也就变得真实可信有温度,他确实是把海雀村当作自己的家的,也确实是把自己的家奉献给了海雀村的。

二是成功塑造了文朝荣这个人物形象。精神价值、艺术价值的实现,最终是要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很多平庸和失败的作品,往往就是因为没有成功的人物形象作为载体来呈现所要表达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文朝荣形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洛勇的表演。王洛勇是一个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的艺术家,在百老汇演出《西贡小姐》并获奖。看了电影《文朝荣》,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土得掉渣”的文朝荣的主演,就是那个百老汇舞台上的演员。王洛勇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因为他能“擦去洋墨水,演活村支书”。他对人物外形、动作、语言的把握,对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开掘,确保了文朝荣这个人物的成功。这得益于他深入生活的真切体验。这让我想起电影《十八洞村》里王学圻的表演,以及电视剧《不忘初心》里面吴京安的表演。王学圻的表演确保了《十八洞村》的成功,吴京安的表演确保了《将军农民》的成功,王洛勇的表演确保了《文朝荣》的成功。看完电影,感觉王洛勇就是文朝荣。我们太需要王洛勇这样为《文朝荣》这类创作加分、加高分的艺术家了。

三是较好把握了音乐助推主线的叙事策略。电影《文朝荣》反映的是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故事,当地群众能歌善舞,如果没有音乐的表现,这部电影将是不令人满足的。影片中出现的几首山歌,很好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情绪、情感的逻辑,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林业站罗站长出场,在海雀村的山上唱的是:“登高望海雀,满山一片黄。少女藏山顶喽,仰面晒太阳。无衣遮羞处,看见心就凉。恶梦惊风雨,流沙作泪行。谁给绿叶片,愿作嫁衣裳。”这非常形象地交代了海雀的环境之恶劣,为接下来文朝荣的植树造林做了很好的铺垫。比如,新华社记者刘子富采访途中听到对面山上传来的山歌:“出门三步就爬坡,粮食没得眼泪多。哪家姑娘嫁不掉,嫑去海雀穷窝窝。”刘子富为这首歌吸引,才去海雀采访。在村子里采访时,又出现了一首歌:“海雀土坪子,荞子洋芋过日子。要吃包谷饭,除非媳妇坐月子。要吃大米饭,除非下辈子。”与采访过程中呈现的赤贫状态形成了互动,极大地增强了震撼性。刘子富写成内参发到北京引起习仲勋的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片尾曲也很成功地深化了主题,“人是亲人,土是热土,世世代代这山窝里住”,充满感情,与全片风格契合。

该片让人感到不满足的是,作为一部反映通过植树造林摆脱贫困的电影,植树造林的场面应该是特别重要的,对于深刻呈现主题意义重大,但片中这方面的戏远远不够。一方面,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貌几乎没有表现,这就失去了植树造林成功以后进行对比的自然基础和心里基础;二是植树造林本身,在全片中相关的戏太少,仅有的几场戏也表现得不够有张力和感染力。这样就显得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植树造林太容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震撼性。

但从整体上看,就像文朝荣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好党员、好干部一样,《文朝荣》也正是一部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电影。

文/康伟《中国艺术报》总编辑